字好书
冻噤

冻噤

时间: 2025-05-02 09:29:57

冻噤

基础信息

  • 词语 冻噤
  • 繁体凍噤
  • 拼音 dòng jìn

【冻噤】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57

词汇“冻噤”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用词。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基本定义

“冻噤”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因寒冷而打颤或发抖的状态。其中,“冻”指的是寒冷,“噤”在某些方言中可能指的是颤抖或哆嗦。

语境分析

由于“冻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使用,或者在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描述人物因寒冷而颤抖的情境。

示例句子

  1. 在冬天的早晨,他站在外面,冻噤得说不出话来。
  2. 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不一会儿就冻噤了。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颤抖、哆嗦、发抖
  • 反义词:温暖、舒适

词源与演变

由于“冻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区方言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只在特定社群中保留。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描述寒冷的文学作品中,使用“冻噤”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文本的地方色彩和真实感。

情感与联想

提到“冻噤”,可能会联想到寒冷的冬天、保暖的需要以及对温暖的渴望。这种词汇可能会唤起人们对寒冷天气的恐惧或对温暖环境的向往。

个人应用

由于“冻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冻噤”用于描述一个寒冷的场景,增加文本的生动性和地方特色。

视觉与听觉联想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人们在寒冷中缩成一团、颤抖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牙齿打颤的声音。

跨文化比较

由于“冻噤”不是一个通用词汇,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反思与总结

“冻噤”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增加文本的丰富性和地方特色。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富性。

【冻噤】的相关字

1.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

2. 【噤】 闭口。
【引证】 《说文》-口禁,口闭也。从口,禁声。 、 《楚辞·思古》-口噤闭而不言。 、 杜甫《朱凤行》-翅垂口噤心甚劳。
【组词】 噤声、 噤窄、 噤口卷舌
关闭;封闭。
【引证】 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启。
【组词】 噤门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云裘 五云溪 五云浆 五云毫 五云楼 五云字 五云城 五云判 五云体 五云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慧心妙舌 流言蜚语 寸地尺天 不识起倒 飞字旁的字 包含巨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不饥不寒 通荆门 避凶 贝字旁的字 尊师贵道 含冤负屈 舌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