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4:49
冻原(Tundra)是指位于高纬度地区的一种生态系统,主要特点是寒冷、土壤永久冻结(永冻层),以及植被稀疏。冻原通常分为北极冻原和山地冻原两种类型。
冻原一词源自芬兰语“tunturia”,意为“未耕作的土地”。在英语中,它被引入作为地理学术语,用以描述那些寒冷、植被稀疏的地区。
冻原在许多原住民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这些文化依赖冻原的资源生存,同时也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和传统。
冻原给人以荒凉、孤寂的印象,同时也象征着坚韧和生存的力量。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敬畏、好奇,或是对自然界脆弱性的担忧。
个人可能通过旅行或阅读来了解冻原,体验其独特的自然美景,或是通过纪录片了解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在诗歌中,冻原可以被描绘为“冰雪覆盖的荒野,寂静中孕育着生命的奇迹”。
冻原的图片可能展示广阔的雪地、稀疏的植被和冰冻的湖泊。与之相关的音乐可能是缓慢、空灵的,唤起寒冷和宁静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的“тундра”和德语的“Tundra”,冻原一词的使用和理解大致相同,都指向那些寒冷、植被稀疏的地区。
冻原作为一个生态学术语,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提醒我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这些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冻原一词的使用可以丰富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描述。
1.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
2.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