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5:03
梯形:在几何学中,梯形是一种四边形,其中至少有一对边是平行的。这些平行的边被称为底边,而不平行的边被称为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 ( \text{面积} = \frac{1}{2} \times (\text{上底} + \text{下底}) \times \text{高} ) 来计算。
“梯形”一词源自拉丁语“trapezium”,意为“小桌子”,后来在几何学中被用来指代这种特定的四边形。在英语中,“trapezoid”和“trapezium”有时会根据不同地区的习惯用法而有所区别。
在某些文化中,梯形可能与稳定性和平衡性相关联,因为它的一对边是平行的。在建筑设计中,梯形的形状常用于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梯形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平衡和有序,也可能象征着从低到高的进步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梯形的形状常见于家具设计、建筑结构和艺术作品中。例如,某些书架的设计采用了梯形的形状,以增加存储空间的同时保持美观。
在诗歌中,梯形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
生活如梯形,底边是起点,顶边是目标, 一步步攀登,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
梯形的形状可能让人联想到梯子、楼梯或山坡,这些图像通常与上升、努力和进步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梯形的名称和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trapezoid”和“trapezium”的使用区分可能因地区而异。
梯形作为一个几何概念,不仅在数学和建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通过对梯形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途,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1.
【梯】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梯,木阶也。 、 《史记·孟荀传》-为云梯之械。 、 《墨子·公输》-闻子为梯。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身登青云梯。 、 《资治通鉴·唐纪》-梯而下之。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