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37
词汇“抚手”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抚手”字面意思是指轻轻地抚摸手部。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描述中,用来表达温柔、关怀或安慰的动作。
在文学作品中,“抚手”可能用来描绘人物之间的亲密互动,如恋人、亲人或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描述某人安慰另一个人时的动作。
由于“抚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由“抚”和“手”两个字组成,其中“抚”意为轻轻地触摸或安慰,“手”则是指手部。
在某些文化中,抚摸手部可能被视为一种亲密的肢体接触,表达关怀和安慰。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这种动作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接受度。
“抚手”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关怀和安全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亲密关系的回忆,如家人或爱人的温柔触碰。
在日常生活中,抚手可能出现在安慰他人或表达爱意的情境中。例如,在朋友感到不安时,轻轻抚摸对方的手可能是一种安慰的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抚手”来描绘细腻的情感:
月光下,她抚手他的指尖,
温柔如夜风,轻抚心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两人在夜晚月光下抚手的画面,传递出温馨和宁静的氛围。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柔和的情感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抚摸手部的动作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接受度。在一些文化中,这种动作可能被视为亲密和友好的表示,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抚手”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传达出温柔、关怀和安慰的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腻地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