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31
词汇“王舍”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用词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王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王的居所”或“王宫”。在古代汉语中,“舍”可以指房屋或居所,因此“王舍”可能指的是国王或君主的住所。
由于“王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绘古代王宫的宏伟或神秘。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古代建筑时。
“王舍”的词源可能直接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王”指君主,“舍”指居所。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频率可能已经大大降低。
在古代**,王舍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中心和统治者的权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中。
提到“王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庄严,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和荣耀。它可能唤起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代文明的向往。
由于“王舍”不是一个日常用词,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参观历史遗迹或阅读历史书籍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王国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王舍”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宏伟和神秘:
在那遥远的年代,
王舍矗立,金光闪耀,
君王的威严,
在每一块砖石间流转。
想象一座古老的宫殿,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宫殿内传来悠扬的古琴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王舍”的意象。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alace”(英语)或“palazzo”(意大利语),它们都指代君主或贵族的居所,但在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王舍”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深度。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