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53
“党众”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政治组织的成员或追随者。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党的群众”或“党的人群”。在政治语境中,它特指那些忠诚于某个政党并积极参与其活动的支持者。
“党众”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党”和“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党”可以指宗族、集团,而“众”则指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政治组织的成员。
在,由于历史上的政治和现行的政治体制,“党众”一词常常与共产党的支持者联系在一起。在其他国家,这个词可能与不同政治派别的支持者相关。
对于不同的人,“党众”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对于支持者来说,它可能代表团结和忠诚;对于批评者来说,它可能象征盲从和压迫。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政治活动或观察过选举过程,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党众”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党众如潮,涌动在历史的岸边,每一波涛都是信念的呼唤。”
想象一群人挥舞着旗帜,高呼口号,这种场景可以与“党众”一词联系起来。音乐上,可能联想到激昂的进行曲。
在英语中,“party followers”或“party rank and file”可能与“党众”有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党众”是一个具有特定政治含义的词汇,它在描述政治组织的社会基础和动员能力时非常有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和社会结构。
1.
【党】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不鲜明。
【引证】
《说文》-黨,不鲜也。 、 蒋礼鸿《义府续貂》-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2.
【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同本义。
【引证】
《国语·周语》-人三为众。 、 《易·说卦》-坤为众。 、 《周礼·大宗伯》-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 《后汉书·杨终传》-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庸众而野。 、 《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 、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史记·陈涉世家》-此教我先威众耳。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激众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吾村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