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3:42
词汇“撑眉努眼”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表情或态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撑眉努眼”字面意思是眉毛上扬,眼睛瞪大,形容人表情夸张或态度坚决、不满的样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生气、不满或者强调某种观点时的面部表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人们对表情描述的积累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是表达情绪和态度的重要方式。因此,描述面部表情的成语在汉语中非常丰富,反映了中华文化对非言语沟通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直接的,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或不接受的情况时,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情绪。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在争论中坚持己见的表情,帮助他人更直观地理解朋友的情绪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撑眉努眼,怒火中烧,/ 不屈的灵魂,在风中呐喊。”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个人紧皱眉头、瞪大眼睛的画面,可能伴随着一种紧张或激烈的气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laring”或“with a scowl”,但这些表达不如“撑眉努眼”那样具体描述面部表情。
“撑眉努眼”这个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通过具体的面部表情描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其知之者撑眉努眼,喝骂将去,便谓只此便是良心本性,无有不善,却不知道。
1.
【撑】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同本义。
【引证】
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组词】
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 撑天拄地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努】
(形声。从力,奴声。本义:勉力,出力)。
同本义。
【引证】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组词】
努筋拔力
4.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