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18
畜类: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家畜,即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饲养的动物,如牛、羊、猪、马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泛指所有非人类的动物。
“畜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饲养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所有非人类的动物,并且在使用中带有了更多的贬义色彩。
在**传统文化中,畜类通常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畜类的概念更多地与农业和食品生产联系在一起。
“畜类”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常常被用来贬低或侮辱他人。然而,在农业和畜牧业的语境中,它是一个中性甚至积极的词汇,代表着经济价值和生产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避免使用“畜类”这个词汇来描述他人,因为它带有贬义。相反,我会使用更中性的词汇来描述动物或人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畜类”:
在那片绿色的牧场上, 畜类悠闲地漫步, 它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 仿佛是大地的守护者。
想象一片广阔的牧场,牛羊成群,耳边是它们低沉的叫声,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在英语中,“livestock”与“畜类”相对应,但它更多地用于专业领域,不像“畜类”那样在日常口语中带有贬义。
“畜类”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情感色彩。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了解其语境和情感联想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是沟通的基础。
1.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
2.
【类】
(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 《韩非子·五蠹》-皆守株之类。 、 《荀子·王制》-无法者以类举。 、 、 《列子·仲尼》-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 、 《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