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7:14
婆娑起舞: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舞蹈动作轻盈、优美,如同树叶在风中摇曳。它通常用来描述舞蹈或动作的优雅和动感。
“婆娑”一词源自梵语,原意为“摇曳”,后来在中文中演变为形容轻盈、优美的动作。这个词汇在中文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被用来形容自然景物或人的动作。
在文化中,舞蹈一直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而“婆娑起舞”这个词汇则强调了舞蹈的优雅和动感,反映了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了一种轻盈、优雅的感觉,联想到自然界中风中摇曳的树叶或花朵,以及舞台上舞者的优美动作。它激发了我对美的欣赏和对艺术的热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舞蹈表演中看到一位舞者婆娑起舞,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和美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风吹过山谷, 树叶婆娑起舞, 月光下, 舞者的影子, 轻盈飘逸。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看到树叶在风中摇曳的画面,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些都能增强“婆娑起舞”这个词汇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nce gracefully”或“dance with eleg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舞蹈的优雅和动感。
“婆娑起舞”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舞蹈的优雅和动感,还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让我能够更准确、更生动地描述和表达美的感受。
操场上很多同学在~,坚持晨练。
1. 【婆】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2.
【娑】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娑,舞也。 、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3.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4.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