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6:38
“七德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具有七种美德的舞蹈。在**传统文化中,“七德”通常指的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七种德行,即仁、义、礼、智、信、忠、孝。因此,“七德舞”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舞蹈形式来展现或弘扬这些美德的艺术表演。
在文学作品中,“七德舞”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和赞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会与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或道德教育相关联。在专业领域,如舞蹈学或文化研究中,“七德舞”可能会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探讨其历史背景、艺术表现和社会意义。
“七德舞”一词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对七种德行的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被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演中,但其核心意义始终与弘扬传统美德相关。
在**文化中,“七德舞”承载着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在社会背景中,这种舞蹈可能被用于教育、庆典或文化交流活动中,以促进社会和谐与道德建设。
提到“七德舞”,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庄重、优雅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现了身体的动态美,还传递了深层的道德信息。这种舞蹈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德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观看过一场以“七德舞”为主题的文化演出,那是一次深刻的体验,让我对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七德舞”:
在月光下,七德舞翩翩起舞,
仁爱之心,如春风拂面。
义气之姿,似山岳坚定,
礼节之步,如流水绵延。
智慧之眼,洞察世间万象,
信义之声,响彻云霄。
忠诚之魂,如星辰永恒,
孝悌之情,如江河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舞者在古色古香的舞台上,随着悠扬的古琴声,以优雅的舞姿展现“七德舞”。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七德舞”的概念,但类似的通过艺术形式弘扬道德和美德的做法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西方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通过舞蹈展现了爱情和善良的力量。
“七德舞”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舞蹈形式,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道德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3.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
1. 【七德】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