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9:01
开本:在印刷和出版领域,“开本”指的是书籍的大小,即书页的尺寸。它是通过将一张标准大小的纸张折叠成若干部分来确定的。例如,1开本的书籍意味着一张标准纸张被折叠成1个相等的部分。
“开本”一词源自**古代的书籍制作技术,当时的书籍是通过将纸张折叠成若干部分来制作的。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被保留并沿用至今。
在**,开本的选择不仅关乎实用性,还与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有关。例如,传统的线装书往往采用特定的开本,以保持其古朴的风格。
提到“开本”,我联想到的是书籍的质感和阅读的舒适度。大开本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而小开本则显得轻巧、便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设计一本摄影集,我们选择了大开本以突出照片的视觉效果,这使得最终的产品在视觉上非常吸引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本”:
纸张轻启,折叠成诗, 开本之间,藏着星辰。 每一页翻转,都是新的世界, 大开本里,梦想无限延伸。
想象一张大开本的画册,翻页时纸张的沙沙声,以及每翻一页带来的视觉冲击,这些都是“开本”带来的多感官体验。
在西方,书籍的尺寸通常用英寸或厘米来描述,而在**,传统上使用“开本”这一概念。
“开本”不仅是书籍尺寸的描述,它还涉及到文化、技术和审美等多个层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开本”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书籍相关的话题。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