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48
“四项基本原则”是共产党在1979年提出的政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四项原则是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导方针,旨在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在政治语境中,“四项基本原则”是核心的政治理念,用于指导国家的政策制定和政治行为。在教育领域,这些原则被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用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些原则可能被提及,但更多是在正式的政治讨论或教育材料中。
“四项基本原则”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由*提出的,旨在平衡改革开放与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是的政治教育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
在,四项基本原则被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它们在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用于政治宣传和教育。
对于**人来说,四项基本原则可能引发一种稳定感和归属感,因为它们代表了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向。然而,对于外部观察者,这些原则可能被视为限制政治自由和多样性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四项基本原则可能不直接出现,但在政治学*和公共讨论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在学校的政治课上,学生会被要求理解和讨论这些原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四项原则,如山岳稳固,引领我们,穿越风雨。”
在视觉上,四项基本原则可能与**的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联系在一起。在听觉上,可能与国歌或政治宣传片的背景音乐相关联。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政治原则可能包括坚持宪法、民主制度、法治等,但具体内容和形式会有所不同。
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原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政治话语和思维方式。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项】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项,头后也。 、 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 《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
【组词】
项髻、 项窝
3.
【基】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基,墙始也。 、 《仪礼·士丧礼》-度幽宅兆基。 、 《诗·大雅·公刘》-止基迺理? 、 《齐民要术·园篱》-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
【组词】
基扃、 基趾、 基墟
4.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5.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6.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