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7:08
包心菜:包心菜是一种蔬菜,学名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属于十字花科。它的特点是叶片紧密包裹成球状,内部叶片较嫩,常用于烹饪。
包心菜的名称来源于其外观特征,即叶片包裹成心形。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abbage”,源自法语“caboche”,意为“头”,同样反映了其球状外观。
在许多文化中,包心菜是常见的家常菜,与节俭和健康饮食观念相关。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庆典中,包心菜也可能作为食材出现。
包心菜给人以朴实、健康和自然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起家庭烹饪的温馨场景,或是乡村生活的宁静。
在日常生活中,包心菜常用于制作各种菜肴,如炒菜、炖汤、沙拉等。它的多样性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在诗歌中,包心菜可以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纯粹:
包心菜,绿意盎然,
层层包裹,心事不言。
厨房里的温暖,
是家的味道,是爱的语言。
包心菜的绿色和球状外观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在烹饪时,切开包心菜的声音和视觉上的层次感也能带来愉悦的感官体验。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包心菜的名称和烹饪方式各有特色。例如,在德国,酸菜(用包心菜发酵制成)是传统食物;而在**,包心菜常用于炒菜和炖汤。
包心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通过对包心菜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多样性。
1.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菜】
(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内类、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 《礼记·学记》。注:“芹藻之属。”-皮弁祭菜。 、 《礼记·月令》-习舞释菜。 、 《仪礼·士昏礼》-乃奠菜。 、 《荀子·富国》-古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
【组词】
种菜;干菜、 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