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9:18
包打天下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包揽一切,无所不能”,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能力极强,能够处理或解决所有问题,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英雄人物或领袖的超凡能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夸赞某人的全能或某公司的服务全面。在专业领域,如商业管理,它可能指一个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务或产品。
同义词:无所不能、全能、万能、样样精通 反义词:无能为力、一无所长、样样不通
“包打天下”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武侠小说和民间传说,用来形容那些武艺高强、智慧超群的英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现在更多地用于形容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全面能力的人或组织。
在**文化中,“包打天下”常常与英雄主义和全能形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完美和全能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商业或技术领域具有全面竞争力的公司或个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钦佩和敬畏,因为它描绘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形象。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强调某人的全面能力和卓越成就。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经理,他几乎包打天下,从技术问题到团队管理,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我在自己的工作中追求全面发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如风般自由,包打天下的智慧,在每个角落播撒希望的种子。”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英雄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天下,象征着他包打天下的能力。听觉上,可以是一首激昂的进行曲,伴随着英雄的脚步声,展现他的全能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样样通,样样松),但这个表达更多地强调了多才多艺但不一定精通。相比之下,“包打天下”更强调全面精通和无所不能。
“包打天下”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全能形象,也反映了人们对全面能力和卓越成就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强调和赞美那些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色的人或组织。
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她喜欢个人~。
1.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2.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