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4:45
“查无实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进行调查或检查后,没有找到任何确实的证据或事实依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某个指控、怀疑或假设缺乏支持的证据,因此无法成立或被证实。
在不同的语境中,“查无实据”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查无实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查”(调查)、“无”(没有)、“实据”(确实的证据)三个词组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形式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强调实事求是和证据的重要性。因此,“查无实据”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任何指控或判断都应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中性的,它强调了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公正、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对某件事情提出质疑,但经过调查后发现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我可能会使用“查无实据”这个成语来表达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将“查无实据”融入到对现实的批判或对真相的追求中:
在这纷扰的世界里,
谣言四起,真相难寻。
查无实据,空留叹息,
唯有时间,能洗清一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侦探在案发现场仔细搜查,但最终摇头的场景,这反映了“查无实据”的意境。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悬疑而又无奈的旋律,来表达这种调查无果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 evidence found”或“without substantiation”,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思,即缺乏支持的证据。
“查无实据”这个成语强调了证据在判断和决策中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做出结论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验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帮助我准确地传达缺乏证据的情况。
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不过废纸簏如果难以检查,也就成了“事出有因,~”的疑案。
1.
【查】
棍、杖之类。
【引证】
宋·佚名《张协状元》-懦弱底与它几下刀背,顽猾底与它一顿铁查。
放纵不拘礼度的人。
【引证】
《封氏闻见记》-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组词】
查语、 查谈、 查查胡胡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4.
【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据,杖持也。 、 《战国策·燕策》-冯几据杖。 、 《庄子·盗跖》-据轼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