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0:37
夜战:字面意思是指在夜间进行的战斗或作战活动。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军事领域,指的是在夜间利用夜幕的掩护进行战术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意、隐蔽行动的目的。
夜战的词源直接来源于汉语,由“夜”和“战”两个字组成。在军事历史上,夜战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夜战的手段和装备也在不断演变。
在军事文化中,夜战象征着勇气、智慧和策略。在社会背景中,夜战的概念有时被用来比喻在困难或不利条件下的奋斗。
夜战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紧张和神秘。联想可能包括黑暗、隐蔽、策略和不确定性。
在个人生活中,夜战的概念可能被用来形容在夜晚进行的艰苦工作或学习,如“夜战图书馆”来形容深夜努力学习。
在诗歌中,夜战可以被描绘为:
夜幕低垂,星辰为证,
战士无声,步履坚定。
黑暗中,刀光剑影,
夜战,是勇者的舞台。
夜战的视觉联想可能是黑暗中的模糊身影和闪烁的枪火。听觉联想可能是寂静中的脚步声和偶尔的枪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night battle”或“nocturnal comba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指的是在夜间进行的战斗。
夜战作为一个军事术语,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军事战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在语言表达中增加多样性和深度。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