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5:30
杖罚:字面意思是用杖(一种长条形的棍棒)进行惩罚。基本含义是指用杖击打身体作为惩罚手段,通常用于古代或某些传统社会中对犯罪或违规行为的体罚。
杖罚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杖”指的是一种长条形的棍棒,“罚”则是惩罚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杖罚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或保守的社会中仍有所保留。
在某些文化中,杖罚被视为一种维护秩序和纪律的手段。然而,随着人权意识的提高,现代社会普遍反对体罚,认为它侵犯了人的尊严和权利。
杖罚往往带有一种严厉和痛苦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痛苦、恐惧和屈辱。它也可能引发对过去不公正惩罚制度的反思。
在现代社会,杖罚已经很少见,但在某些传统学校或家庭中,仍可能存在体罚的现象。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对这种惩罚方式的记忆或反思。
在诗歌中,可以将杖罚作为一种象征,代表过去的严厉和现在的反思:
杖声落下,历史的回响,
在现代的阳光下,我们反思,
不再用疼痛书写教训,
而是用理解和爱。
杖罚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刑场的画面,或是听到杖击打在身体上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联想都带有强烈的痛苦和恐惧感。
在不同文化中,杖罚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接受程度。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体罚在学校中曾被广泛接受,而在西方国家,体罚通常被视为侵犯人权。
杖罚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惩罚方式,也引发了对现代社会中惩罚和教育的思考。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人权和尊严,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平衡纪律和关爱。
1.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杖,持也。 、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 、 《汉书·韩信传》-杖剑从之。 、 《汉书·武帝纪》-杖斧。
【组词】
杖斧、 杖楫、 杖斧之臣、 杖策、 杖节
2.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