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8:06
词汇“旋复回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文学化的表达。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旋复回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旋转后再次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其中,“旋”指旋转,“复”指恢复,“回”指回到,“皇”在这里可能指原来的状态或位置。整体上,这个词汇表达了一种循环往复、回归原点的概念。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古雅,它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描述自然现象、历史循环或人生哲理。在现代语境中,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否则不太常见。
由于“旋复回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某种循环或回归的概念。
在古代文化中,循环和回归的概念常常与天道、自然规律相联系。这个词汇可能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人生循环的哲学思考。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联想到自然界的循环、历史的轮回,以及人生的起伏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实用,但在写作或表达深邃思想时,可以用来增添文采和哲理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人事旋复回皇,唯有心中的爱,永不凋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四季更替的景象,或是历史长河中的王朝更迭。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或是历史的回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循环和回归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旋复回皇”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蕴含的循环和回归的哲学思想是普遍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文学和哲学的深度。
泛缆溥漠,浩浩洋洋,长远广引,旋复回皇。
1.
【旋】
转轴。
【引证】
唐·杜甫《画鹰》-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温酒器。通称“旋子”。
【引证】
元·戴侗《六书故》-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
2.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3.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4.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