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4:41
“内府”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皇宫内部的府邸,特指**的私人住所或处理私人事务的地方。它也可以泛指任何机构或家庭的内部管理机构。
“内府”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内”和“府”两个字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皇宫内部的府邸。
在古代,内府不仅是的私人空间,也是权力和政治斗争的中心。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皇权的集中。
“内府”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神秘、权力和奢华。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想象和对历史的好奇。
在参观故宫时,我对内府的布局和装饰感到非常震撼,它让我深刻理解了古代皇权的力量和威严。
在诗歌中,可以将“内府”作为隐喻,用来描述一个封闭而权力集中的环境:
金碧辉煌内府深,
权力游戏暗流涌。
一朝天子一朝臣,
宫墙内外两重天。
观看关于古代宫廷的电视剧或电影时,内府的场景往往伴随着庄严的音乐和华丽的服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御所”或欧洲的“皇宫”,也有类似的概念,但每个文化的具体细节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内府”一词不仅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也是语言美学的体现。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激发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