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9:15
小口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小口”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小”和“口”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中文中,“小”通常表示尺寸或程度上的小,而“口”则指嘴或开口。
在**文化中,“小口”有时被视为一种文雅或礼貌的表现,尤其是在饮食文化中。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视为缺乏自信或开放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小口”来形容那些吃饭时细嚼慢咽的朋友,或者在描述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同事时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她小口啜饮着夜色,
每一滴都藏着星辰的秘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ll talk”或“soft-spoken”,但这些表达更多指的是说话的方式或内容,而不是嘴的开口大小。
“小口”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物理特征、性格特点以及饮食*惯。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