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53
“星移物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星星的位置移动,事物的形态改变。基本含义是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常用来形容时代的变化或事物的更迭。
在文学作品中,“星移物换”常用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星移物换几度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的巨大变化,如“这个地方真是星移物换,完全认不出来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社会结构或历史**的变迁。
同义词:
反义词:
“星移物换”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虽然直接出处不是这首诗,但成语的形成和流传与古代文人的感慨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诗文有关。
在文化中,“星移物换”常常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变迁的无奈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变化无常的世事的感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感慨。它让我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星移物换”来形容我家乡的变化。几年前回去时,发现许多熟悉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建筑和街道。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移物换夜未央,月下独酌思故乡。”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星空下城市的夜景,灯光闪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变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偶尔传来的车辆声,象征着现代生活的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imes have changed”或“the world has moved on”,虽然不如“星移物换”那样富有诗意和深沉的情感,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星移物换”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时间和事物的变迁,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反映了*人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刻认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和深刻地表达对变化和时间的感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任寒来暑往,~,得高眼昼。
1.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2.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4.
【换】
(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换,易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注-擅相换易。
【组词】
以帛换酒;换过子、 换了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