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1:26
喜爱: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有深厚的感情,感到喜欢和欣赏。这种感情通常是积极的,可能伴随着想要接近或拥有的愿望。
“喜爱”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表达了“喜欢”和“爱”的结合。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喜爱”常常与家庭、友情和爱情紧密相关。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家人之间的喜爱和团聚是核心主题。
“喜爱”一词给人带来温暖和愉悦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亲密的关系、美好的回忆和愉快的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特别喜爱旅行,每次探索新的地方都让我感到兴奋和满足。
在诗歌中:
春风拂面,我心欢喜,
对这世界,我满怀喜爱。
在英语中,“喜爱”可以对应为“love”或“like”,但在表达上可能更直接和强烈。
“喜爱”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个人对事物的偏好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喜爱”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
2.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