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44
“催泪”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促使眼泪流出的行为或物质。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导致流泪,常见于描述电影、书籍、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中的感人场景。
“催泪”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催”和“泪”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促使和眼泪。在语言中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其使用范围的扩大,从最初的化学物质(如催泪瓦斯)扩展到情感表达领域。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催泪”可能与特定的节日、纪念日或社会**相关联,如在清明节、母亲节等节日中,人们更容易被某些内容“催泪”。
“催泪”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温暖而深刻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共通的情感纽带。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观看一部关于家庭和解的电影时被深深“催泪”,那种情感的共鸣让我对家庭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催泪”:
在那催泪的月光下,
我与你共诉心声,
每一句温柔的话语,
都是心灵的慰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画面,或是夕阳下的恋人相拥,这些都能带来“催泪”的视觉联想。在音乐方面,某些悲伤或温馨的旋律也能引发“催泪”的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催泪”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和流泪——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可能会用“tear-jerking”来形容类似的效果。
“催泪”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方式,也让我更加关注和理解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催泪”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1.
【催】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室人》-交徧催我。 、 《侯成碑》-鸿仪催零金。 、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组词】
催比、 催并、 催迸、 催科、 催命鬼、 催索
2.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