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2:13
活字本:活字本是指使用活字印刷技术制作的书籍。活字印刷是一种印刷方法,其中每个字符都是独立的金属或木制块,可以重复使用来排版和印刷不同的文本。这种技术在15世纪由约翰内斯·古腾堡在欧洲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复制和知识的传播。
活字本一词源于活字印刷技术,该技术起源于**宋朝的木活字,后由欧洲的古腾堡改良为金属活字。随着技术的发展,活字印刷逐渐被更高效的平版印刷和数字印刷所取代。
活字本在文化和社会中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技术的进步。它不仅是书籍制作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活字本常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手工的精细,给人一种经典和永恒的印象。它也常常与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经历中,活字本可能与特定的书籍收藏或历史研究项目相关,例如在图书馆工作时接触到的古籍修复项目。
在诗歌中,活字本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活字本上的每一行, 都是时间的刻痕, 历史的低语, 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
活字本可能让人联想到老旧的印刷车间,金属活字的碰撞声,以及油墨的香气。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活字本的历史感和工艺感。
在不同文化中,活字印刷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例如,**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早于欧洲,而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则更为广泛地影响了世界。
活字本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印刷技术的一种形式,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活字本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历史和技术背景,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3.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