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01:57
内港: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较大的港口内部相对较小的水域,或者是港口的一部分,用于停泊船只、进行装卸货物等作业。内港相对于外港而言,更加安全,因为它通常有较好的保护措施,如防波堤、码头等,以减少外部海浪的影响。
在文学中,内港可能被用来象征安全、避风港或者是内心的平静。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内港”来指代某个地方的安全区域。在专业领域,如航海、港口管理等,内港是一个常用的技术术语,用于描述港口的结构和功能。
同义词:港湾、码头区、避风港 反义词:外港、公海、开阔水域
“内港”一词由“内”和“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内”指的是内部或里面,“港”则是指港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内港”一词,用以描述港口的特定区域。
在许多沿海城市,内港不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它见证了城市的兴衰,承载着居民的记忆和情感。
提到内港,我联想到的是宁静和安全。它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保护着船只和人们免受外界的风浪侵扰。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我曾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停留,那里的内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天,它繁忙而有序;夜晚,则宁静而神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内港”:
在波涛的怀抱中, 内港静静地躺着, 像一位慈母, 守护着归来的孩子。
想象一下,夕阳下的内港,金色的光芒洒在水面上,船只轻轻摇晃,海鸥的叫声和海浪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在英语中,“内港”可以对应为“inner harbor”或“protected harbor”,在不同的文化中,它都代表着安全和保护的概念。
通过对“内港”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概念,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词汇的多义性和文化内涵。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港】
(形声。从水,巷声。本义:江河的分流)。
同本义 。今多用于河流名。
【引证】
唐·韩愈《送王秀才序》-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组词】
港鱼、 港养、 港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