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7:08
词汇“殊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殊”通常表示特殊、不同寻常,而“力”则表示力量、能力。因此,“殊力”可以理解为特殊的力量或能力。
由于“殊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殊”和“力”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殊的力量或能力。
在现代文化中,“殊力”可能与超自然现象、科幻或奇幻元素相关联,如在漫画、电影或小说中描述的超级英雄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提到“殊力”,可能是指某人在某个领域的特殊才能或技能,如某人的音乐天赋或绘画技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殊力”来形容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如:
晨曦的殊力,唤醒沉睡的大地,
星辰的殊力,指引迷途的旅人。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描述特殊能力的词汇来表达,如英语中的“special power”或“extraordinary ability”。
“殊力”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创意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增加描述的神秘感和力量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