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5:11
灶具:指用于烹饪的设备或工具,通常包括炉子、烤箱、燃气灶、电磁炉等。灶具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用于加热食物和进行烹饪。
灶具一词源自汉语,其中“灶”指的是用于烹饪的火炉或炉子,“具”表示工具或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灶具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木炭炉到现代的电磁炉和微波炉。
在许多文化中,灶具不仅是烹饪的工具,也是家庭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例如,在**文化中,厨房和灶具被视为家庭的核心,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繁荣。
灶具常常让人联想到家庭的温馨、烹饪的乐趣和食物的美味。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烹饪方式的怀旧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灶具是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记得小时候,家人围坐在灶具旁,一起准备节日大餐,那种温馨和团结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灶具可以被描绘为家的灵魂:
灶火跳跃,温暖如春, 家的味道,在此凝聚。 锅铲轻舞,香气四溢, 灶具见证,爱的盛宴。
灶具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明亮的炉火、闪亮的锅具和热气腾腾的食物。听觉上,可能是锅铲的叮当声、油在锅中滋滋作响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灶具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各异。例如,印度厨房中的柴火炉与西方厨房中的电磁炉在设计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
灶具不仅是烹饪的工具,也是文化和社会的象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和传达家庭、传统和日常生活的意义。通过对灶具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
【灶】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cù)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灶,炊穴也。 、 《白虎通·五祀》-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 、 《汉书·五行志》-灶烟阳。 、 《礼记·郊特牲》-灶者,老妇之祭也。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组词】
灶床脚、 锅灶;行军灶;灶妄、 灶下养、 灶燎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