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9:36
“曲池”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弯曲的池塘或水池。字面意思是由“曲”(弯曲)和“池”(池塘)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形状不规则、弯曲的水体。
在文学作品中,“曲池”常用来营造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如古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人工景观时,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景观建筑中,“曲池”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用于增加空间的美感和流动性。
同义词在描述水体形状时相似,但“曲池”更强调水体的弯曲和变化。反义词则强调水体的直线和规则形状。
“曲池”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曲”和“池”两个常用汉字组成,历史悠久,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文学和园林设计中,这个词一直保持着其基本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曲池常与园林艺术相结合,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空间布局的精妙处理。曲池不仅是观赏的对象,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曲池”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园林的精致和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它唤起的情感是平和、愉悦的,能够让人放松心情,享受自然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参观了一座古老的园林,其中的曲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面上倒映着周围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而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曲池”:
曲池边,柳絮轻飘,
水波荡漾,映照着天边的霞光。
一叶扁舟,缓缓划过,
留下一串涟漪,如诗如画。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典园林中,曲池边种满了垂柳,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景观元素可能被称为“winding pond”或“meandering poo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美感和设计理念。
通过对“曲池”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美学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