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9:26
“活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活着的人,与“死人”相对。它指的是具有生命特征,能够进行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个体。
在文学中,“活人”可能被用来强调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如“每一个活人都是一个奇迹”。在口语中,它可能用于区分生者和死者,例如在谈论失踪人口时说“我们还在寻找活人”。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法医学,“活人”可能涉及生命维持系统或法律上的生命定义。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例如“生者”可能带有更强烈的生命力和希望感,而“活人”则更中性。
“活人”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语言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它由“活”和“人”两个字组成,其中“活”指的是生命活动的状态,“人”指的是人类。
在**文化中,“活人”常常与尊重生命、珍惜存在的价值观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涉及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和生命伦理等议题。
“活人”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对生存的渴望。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中听到关于救援行动中寻找活人的消息,这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活人如星,闪烁在夜的帷幕,每一颗都是宇宙的奇迹。”
视觉上,“活人”可能让人联想到充满活力的面孔、跳动的心脏或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听觉上,它可能与心跳声、呼吸声或欢笑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活人”可以对应为“living person”或“alive person”。在不同文化中,对生命的尊重和价值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活人”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
“活人”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它触及了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活着的个体。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丰富含义。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