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8:30
御雪的蓑衣。
1.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
2.
【蓑】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蓑。-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 、 《诗·小雅·无羊》-何蓑何笠。 、 《仪礼·既夕礼》-橐车载蓑笠。 、 《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铠鑐。 、 《春》-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组词】
蓑笠、 蓑褐、 蓑翁
用草覆盖;掩。
【引证】
《公羊传》-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