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4:08
“涂歌里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人们在街道上唱歌,里巷中吟咏。这个成语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文化繁荣,人们心情愉悦,随处可以听到歌声和吟咏声。
“涂歌里咏”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涂有歌,里有咏。”原指人们在道路上唱歌,里巷中吟咏,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涂歌里咏”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理想,即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常被用来赞美那些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期。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谐、美好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一个充满歌声和笑声的社会,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描述一个社区或城市的文化氛围时,我可能会使用“涂歌里咏”来形容那里的人们生活愉快,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我可以描绘一个“涂歌里咏”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地方的和谐与美好。
想象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街道上人们悠闲地唱歌,孩子们在里巷中嬉戏,这样的画面和声音会给人带来愉悦和安宁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eets filled with music and laugh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是相似的。
“涂歌里咏”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升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老安少怀,涂歌里咏。莫不欢若亲戚,芬若椒兰。
1. 【涂】 (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同本义。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
3.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4.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詠,歌也。或从口。 、 《虞书》。郑注:“谓歌诗也。”-搏拊琴瑟以咏。 、 《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 《论语·先进》-咏而归。 、 班固《东都赋》-咏殷周之《诗》。
【组词】
咏士、 咏雪、 咏哦、 咏吟、 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