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0:29
词汇“毁服”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其含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分析:
“毁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破坏服装”或“毁坏衣物”。这里的“毁”意味着破坏或损坏,而“服”通常指服装或衣物。
由于“毁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文学作品、网络用语或特定社群中使用。例如,在描述战争、灾难或暴力行为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使用“毁服”来描述衣物被破坏的情景。
由于“毁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毁”和“服”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衣物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毁服”可能在这些情境下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象征身份的丧失或尊严的受损。
“毁服”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悲伤、愤怒或无助,尤其是当衣物对个人具有特殊意义时。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衣物被意外损坏,可能会使用“毁服”来形容这种情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毁服”来描绘一个场景,如:“他的心如同被毁服的衣物,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被撕裂或烧毁的衣物,带来一种破坏和失落的视觉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毁服”的词汇,但每个语言都有描述衣物损坏的词汇。
“毁服”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可能受限于特定的语境和社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特定情境。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