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0:33
弱羽:字面意思指的是羽毛不够强健,通常用来比喻力量*弱或能力不足。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它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实力不强,处于劣势。
“弱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弱”表示不强,“羽”指羽毛。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常用来比喻人的软弱或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
在**文化中,“弱羽”常与谦虚、谨慎的美德相联系,因为它暗示了一种自我认知的不足,鼓励人们不断努力和进步。
“弱羽”这个词给人一种柔和、脆弱的感觉,容易引起同情和保护的情感。它也让人联想到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情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担任“弱羽”的角色,虽然我的技能不是最强的,但我通过努力和团队合作,最终为项目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弱羽”:
在风暴的怀抱中,
我是那片弱羽,
飘摇不定,
却从未放弃飞翔的梦想。
想象一只**,羽毛稀疏且不够强健,在风中摇摆不定。这种形象可以与柔和的背景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脆弱但坚韧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ail feather”,但在使用和情感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英语中的“frail”更偏向于描述物理上的脆弱,而“弱羽”则更多地用于比喻意义。
“弱羽”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能够生动地描述力量不足或状态不佳的情况。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情感和情境。通过学*和使用“弱羽”,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