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6:46
词汇“乌赖树”在现有的语言资料中并不常见,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乌赖树”可能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其中“乌”可能指颜色深或暗,“赖”可能表示依赖或某种特性。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一种颜色深或具有某种依赖特性的树木。
由于“乌赖树”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如果它是一个地方性的名称,可能源自当地的语言或方言。
如果“乌赖树”在某个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它可能被用作仪式或庆典的一部分,或者在民间传说中扮演角色。
由于“乌赖树”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经历可能不多。如果有机会在某个地方见到这种树,可能会对它的独特性产生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乌赖树的阴影下,我的心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如果“乌赖树”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的词汇,可能会发现它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尽管“乌赖树”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通过假设和联想,我们可以探索它在语言中的潜在意义和应用。在语言学习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理解。
1. 【乌】
2.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
3.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