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1:20
慈诲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慈”和“诲”。其中,“慈”通常指慈爱、仁慈,而“诲”则指教导、教诲。因此,“慈诲”字面意思是指充满慈爱的教导或教诲。
在文学作品中,“慈诲”常用来形容长辈对晚辈的温柔教导,如父母对子女的教诲,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一种积极的、鼓励性的教学方法。
同义词:慈训、慈教、慈导 反义词:严斥、苛责、严厉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慈训”更侧重于训诫,而“慈诲”则更强调教导的过程和方式。反义词则体现了与慈爱教导相对的严厉或苛刻的态度。
“慈”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母亲的爱。“诲”字则源于古代的“悔”,意为教导、改正错误。这两个字结合形成的“慈诲”,强调了教导中的爱和关怀。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一种传承和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方式。因此,“慈诲”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和“教化”的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充满爱心和耐心。
“慈诲”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家庭和学校的温馨场景。它激发了人们对关爱和教育的正面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慈诲让我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教导方式充满了理解和鼓励,让我感到非常受支持和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慈诲”:
月光下的慈诲,
如春风拂过心田,
温柔的话语,
点亮了夜的黑暗。
想象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柔和的灯光下,轻声细语地教导一个孩子。这样的场景可以激发温馨和安宁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entle guidance”或“loving instruc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图是相似的。
通过对“慈诲”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教育中慈爱和教导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情感上给我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和感激那些给予我慈诲的人。
1.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2.
【诲】
(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诲,说教也。 、 《易·系辞》-慢藏诲盗,野容诲淫。 、 《书·无逸》-胥教诲。 、 《诗·大雅·桑柔》-诲尔序爵。 、 《礼记·檀弓》-夫子诲之髽。 、 《左传·襄公十四年》-使师曹诲之琴。 、 《论语·述而》-诲人不倦。
【组词】
诲示、 诲诱、 诲谕、 诲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