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44
词汇“制则”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在特定领域中使用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制则”可以理解为“制定规则”或“制定的原则”。其中,“制”指的是制定、设立,“则”指的是规则、原则。因此,“制则”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制定规则或原则的行为或结果。
在专业领域,如法律、管理、工程等,“制则”可能指制定行业标准、操作规程或管理原则。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秩序或规则的建立。
由于“制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制”和“则”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制定规则的概念。
在强调法治和规范的社会中,“制则”可能被频繁使用,用以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规则的制定和遵守都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制则”可能给人一种正式、严肃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规则和原则的制定,这些通常是严肃和重要的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制则”这个词,但在参与制定家庭规则、工作流程或社区规范时,我们实际上在“制则”。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制则”来描述自然法则或宇宙秩序的建立:
星辰制则于夜空,
万物循规于大地。
“制则”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谨的图表、法律文书或工程蓝图,这些都与规则和原则的制定有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制则”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制定规则”或“设立原则”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制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它强调规则和原则的制定。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们需要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并注意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虽然不常见,但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专业性。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