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3:04
“分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字面意思是指在祭祀完毕后,将祭祀用的肉(胙)分给参与祭祀的人或相关的家族成员。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观念,也是一种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家族成员的关怀。
在文学作品中,“分胙”常被用来描绘古代社会的祭祀场景,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家族关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人类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社会的**信仰和家族结构。
同义词:分肉、分食 反义词:无(由于“分胙”是一个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分胙”一词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古代**,分胙不仅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等级和家族关系的体现。通过分胙,族长展示了对家族成员的关怀,同时也强化了家族的凝聚力。
对于我来说,“分胙”这个词带有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祭祀场景和家族的团结。这个词在现代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分胙”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参与文化活动时,我会遇到这个词,从而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家族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分胙”:
在古老的祠堂里,
族长手持祭肉,
分胙的仪式,
凝聚了家族的心。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朴的祠堂中,族长正庄严地进行分胙仪式,周围是穿着传统服饰的家族成员,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祭祀后分食的俗也存在,但具体的名称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非洲部落中,也有类似的分享祭祀食物的俗。
通过对“分胙”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的祭祀文化和家族观念。这个词虽然不常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但它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胙】
(形声。从肉,乍声。本义:祭祀用的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胙,祭福肉也。 、 《尔雅》-夏曰福胙。 、 《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 、 《周礼·膳夫》。注:“主人饮食之俎皆为胙俎。”-彻王之胙俎。 、 《管子·小问》-祝凫已疵献胙。 、 《左传·僖公四年》-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将军胙土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用五色土筑坛,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连同祭肉授给他,这就叫做“胙土分茅”。)
【组词】
胙肉、 胙侑、 胙余、 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