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5:04
“打总儿”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京话中使用,意思是“总共”、“合计”或“全部”。它用来表示将所有数量或项目加在一起的总和。
在口语中,“打总儿”常用于日常对话,特别是在讨论金钱、数量或物品时。例如,当人们在计算账单或讨论购物清单时,可能会使用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增强地方色彩或表现特定社会群体的语言习惯。
同义词:总共、合计、全部、总计 反义词:部分、个别、零散
“打总儿”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打”(表示动作)和“总儿”(表示总数)组合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北京话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示总和的常用词汇。
在北京及周边地区,使用“打总儿”反映了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色。它体现了方言在日常交流中的实用性,也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熟悉北京话的人来说,“打总儿”可能唤起亲切感或地方归属感。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它可能带来新奇感或文化探索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与北京朋友讨论购物清单时听到他们使用“打总儿”,这让我感受到了方言的生动和实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影子,打总儿成了一幅画。”
想象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计算着账单,口中不时传出“打总儿”的声音,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其他方言或语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表达,如广东话中的“总共”,英语中的“altogether”或“in total”。
“打总儿”作为一个方言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