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0:56
词汇“守视”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守”和“视”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守视”可以理解为“守卫并观察”的意思。其中,“守”意味着保护、看守,而“视”则表示观察、注视。结合起来,这个词可能指的是一种既保护又监视的状态或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守视”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在特定位置进行警戒或监视,如“哨兵守视着边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安保等,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
由于“守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守”和“视”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守视”可能与责任、忠诚和警觉性相关联。例如,在军事文化中,守视可能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保护。
“守视”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守岗位、忠诚不渝的情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守视”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照顾病人、看护家园等,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一种专注和负责的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他守视着古老的城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守视着某个重要地点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和偶尔的风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守视”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守视”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一种既保护又观察的状态。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情感色彩。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