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23: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3:01:00
招稿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邀请或征集稿件,通常用于出版、媒体、学术等领域,意味着某个组织或个人正在寻找特定的内容或作品来发表或使用。
在文学领域,招稿 可能指的是文学杂志或出版社为即将出版的期刊或书籍征集短篇小说、诗歌或散文。 在口语中,招稿 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活动或项目需要志愿者提交他们的作品或想法。 在专业领域,如学术界,招稿 可能涉及到学术期刊或会议征集研究论文或报告。
同义词:征集、征稿、邀稿 反义词:退稿、拒稿
招稿 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招”意味着邀请或招揽,“稿”指的是文稿或作品。在古代汉语中,“稿”也指草稿或未完成的作品,而“招”则有招募或招揽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招稿”一词。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招稿 反映了知识共享和创作交流的重要性。它鼓励创作者和学者分享他们的工作,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学术的进步。
招稿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创作的自由和表达的机会,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被认可和发表的可能性,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和动力。
在个人经历中,招稿 可能与参与某个写作比赛或提交作品给出版社的经历相关。这种经历可能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同时也带来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诗歌中,招稿 可以被用来比喻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命如一本无尽的书, 每一页都在招稿, 邀请我们书写自己的故事。
招稿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封正式的邀请函,或者是图书馆中堆满稿件的桌子。听觉上,它可能与编辑或出版商的声音联系在一起,他们在电话中或会议上讨论即将到来的招稿活动。
在英语中,招稿 可以对应为 "call for papers" 或 "submission request",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征集作品或论文的过程。
招稿 是一个在出版和学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代表了知识交流和创作共享的核心。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参与相关的活动,也加深了对文化和学术交流的理解。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稿】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引证】
《说文》-稾,秆也。 、 《汉书·五行志》-民惊走持稾。 、 《书·禹贡传》-又出稾税。 、 《汉书·赵安国传》-茭稾。 、 《资治通鉴》-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 《史记·萧相国世家》-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 、 《山海经·西山经》-(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组词】
稿本、 稿茇、 稿稾、 稿荐、 稿苗、 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