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31
汪洋大海:字面意思指的是广阔无垠的海洋,通常用来形容水域的辽阔和深邃。在汉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规模宏大、范围广泛或情感的深沉。
“汪洋大海”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海洋的广阔和深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比喻意义逐渐丰富,用来形容各种宏大或深沉的事物。
在**文化中,海洋常常被赋予深远的象征意义,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汪洋大海”也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胸怀宽广或知识的渊博。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惊叹,联想到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和深不可测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汪洋大海”来形容一位老师的知识渊博,他的学识就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如汪洋大海,波澜不惊,容纳万千情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海洋,波涛汹涌;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带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cean of”或“sea of”,如“an ocean of knowledge”或“a sea of troubles”,用来形容事物的宏大或深沉。
“汪洋大海”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海洋的广阔和深邃,还广泛应用于比喻各种宏大或深沉的事物。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和理解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
1.
【汪】
(形声。从水,王声。本义:深广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汪,深广也。 、 《国语·晋语》。注:“大貌。”-汪是土也。 、 《汉书·礼乐志》-泽汪濊。 、 《后汉书·班彪传》-汪汪若千顷陂。
【组词】
汪波、 汪汪、 汪浵、 汪流、 汪然、 汪茫、 汪翔
2.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