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2:01
接听:指听到电话铃声或其他信号后,拿起听筒或相应设备,开始听取对方说话的行为。
接听一词源于汉语,由“接”和“听”两个字组成。在电话发明后,这个词汇开始被广泛使用,用以描述通过电话进行交流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电话是人们沟通的重要工具,接听电话的行为体现了个人对沟通的重视和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接听电话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如期待、焦虑或厌烦,这取决于电话的内容和接听者的情绪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接听工作电话,这要求我保持专业和耐心,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在诗歌中,可以将“接听”比喻为心灵的触碰,如:“当夜的静谧被电话铃声打破,我接听了,仿佛接住了远方的思念。”
接听电话的场景可以让人联想到安静的房间中突然响起的铃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话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answer the phone”或法语的“répondre au téléphone”,都表达了类似的接听电话的动作。
接听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承载了沟通、期待和情感交流的深层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高沟通效率和表达准确性至关重要。
1.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