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8: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8:46:11
“反间之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利用敌方的来传递假信息,从而使敌方产生误解或混乱,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军事策略,特别是在《孙子兵法》中有所提及。
在文学作品中,“反间之计”常被用来描述复杂的政治或军事斗争中的策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欺骗或误导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战略、国际关系或商业竞争中,这个词汇有着具体的应用。
“反间之计”源自**古代的军事策略,特别是在《孙子兵法》中有所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政治、商业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中,“反间之计”常常被视为一种高超的智谋,是智慧和策略的体现。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环境中保持警惕。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的阴谋和策略,带来一种紧张和悬疑的情感反应。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智慧和策略的赞赏。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目睹了“反间之计”的应用。一个团队成员巧妙地利用信息不对称,成功地影响了另一个团队的决策,从而为我们团队赢得了优势。
在诗歌中,可以将“反间之计”融入到描述复杂人际关系的诗句中:
智者布网,反间之计,
暗流涌动,人心难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争中谋士策划反间之计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紧张悬疑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策略的神秘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策略可以用“double agent”(双重**)或“deception”(欺骗)来描述。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有着相似的应用,但具体的策略和手段可能有所不同。
“反间之计”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策略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闿曰:‘此乃诸葛亮~,欲令我两人不知。’”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