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9:14
喧笑: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喧”意味着嘈杂、大声,而“笑”则是指笑声或笑的行为。因此,“喧笑”字面意思是指大声的笑声或嘈杂的笑声。
在文学作品中,“喧笑”常用来描绘热闹、欢乐的场景,如节日庆典、婚礼等。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群人在一起时的欢笑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群体行为或社交互动中的笑声。
同义词:欢笑、笑声、笑语 反义词:沉默、寂静、肃静
同义词中,“欢笑”强调的是快乐的笑声,而“笑语”则可能包含说话和笑声的混合。反义词中,“沉默”和“寂静”都表示没有声音的状态,与“喧笑”形成鲜明对比。
“喧笑”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它的构成简单明了,由两个常见的汉字组合而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
在许多文化中,笑声被视为社交互动的一部分,能够增进人际关系。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如婚礼或节日中,“喧笑”可能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喧笑”通常带给人积极、愉快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欢乐、热闹的场景,能够激发人们的正面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家庭聚会中体验到“喧笑”,那种温馨和欢乐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光与喧笑共舞,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想象一个充满灯光和人群的广场,人们的喧笑声和音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aucous laughter”,强调的是笑声的嘈杂和喧闹。
“喧笑”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在描绘热闹、欢乐的场景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社交活动中笑声的重要性。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效果和情感的传递。
1.
【喧】
(形声。从口,宣声。“宣”有“宣扬”义,也有表义作用。本义:声音大而嘈杂)。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喧,大语也。 、 陶潜《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北周·庚信《同州还》-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 、 宋·王安石《金山寺》-夜风一何喧,大舶双橹。 、 陆游《喜雨》-蛙蛤徒自喧,蛟龙卧如蛰。
【组词】
喧议、 喧埃、 喧吓、 喧卑、 喧哄
2.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