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8:15
屠戮:指***地杀害,特别是指残忍或无差别地杀害许多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暗示了一种非人道或野蛮的行为。
“屠戮”一词源于古汉语,其中“屠”字原指宰杀牲畜,后来引申为杀害;“戮”字则有杀戮、惩罚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屠戮”,专门指代***的、残忍的杀害行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屠戮”常常与战争、暴政或灾难联系在一起,成为历史记忆中的一部分。例如,南京大屠杀就是**人民心中永远的痛,这个词汇在这里承载了沉重的历史意义。
提到“屠戮”,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血腥、暴力和死亡,带来强烈的恐惧和悲伤情感。这个词汇在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常常与痛苦和绝望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屠戮”这个词所描述的场景。然而,通过历史学*和媒体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些屠戮**,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残酷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屠戮”用于描绘战争的残酷:
血染大地,尸横遍野, 屠戮之声,响彻云霄。 悲鸣四起,哀鸿遍野, 战争之殇,永世难忘。
在视觉上,“屠戮”可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血迹、破碎的尸体和绝望的面孔。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枪声、爆炸声和人们的哭喊声。
在不同语言中,“屠戮”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的、残忍的杀害——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ssacre”或“slaughter”。
“屠戮”这个词汇在语言中承载了沉重的历史和情感负担,它提醒我们战争和暴力的残酷性,以及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反思人性,以及倡导和平。
1.
【屠】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屠,刳也。 、 《六书故》-屠,刳剥畜牲也。 、 《史记·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 《后汉书·何进传》-进自屠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者朱亥。 、
【组词】
屠沽、 屠狗、 屠杀、 屠肆、 屠工、 屠牛
2.
【戮】
(形声。本义:斩,杀)。
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引证】
《说文》-戮,杀也。字亦作剹。 、 《周礼·掌戮》注-戮谓膊焚辜肆。 、 《荀子·王制》-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 《资治通鉴》-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组词】
戮佞、 戮身、 戮挫、 戮杀、 戮害、 戮罪、 戮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