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3: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3:43:46
势力:指个人、团体或国家在一定范围内拥有的影响力、控制力或权力。它通常与资源、地位、权威或能力相关联,能够影响他人的行为或决策。
“势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力量的范围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
在许多文化中,“势力”与地位和尊重紧密相关。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拥有势力的人通常被视为领导者和决策者。
“势力”这个词可能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如敬畏、羡慕或恐惧。它也可能与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的联想相关。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目睹一位高级经理如何利用他的势力来推动一个重要项目的进展,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势力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势力”融入描述历史变迁的诗句: “岁月流转,王朝更迭,势力如潮起潮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领袖站在高台上,人群围绕,他的手势和话语充满力量,这便是“势力”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是庄严的演讲或命令的声音。
在英语中,“势力”可以对应为“influence”或“power”,但“influence”更侧重于非强制性的影响,而“power”则更广泛地指能力或控制力。
“势力”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涉及权力、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和应用场景对于准确沟通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我更加认识到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1.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