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6:05
公器(gōng qì)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公共的器具或设施,特别是那些用于公共服务或公共利益的物品。它强调的是这些器具或设施的公共性质,即它们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私人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公器”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公器”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公”(公共的)和“器”(器具、设施)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公”已有公共、官方的含义,“器”则指器具或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器”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公共设施或公共资源。
在**文化中,“公器”强调的是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它反映了集体主义文化中对公共资源的重视和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在社会管理中,如何合理使用和管理“公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提到“公器”,我联想到的是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它让我想到那些为公众服务的设施和资源,以及我们每个人在使用这些资源时的责任和义务。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公共图书馆的书籍和公共交通工具,这些都是“公器”的实例。我意识到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维护它们的良好状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公器”:
城市的脉搏,跳动在每一条街道,
公器的光辉,照亮了夜行的脚步。
图书馆的沉默,是知识的海洋,
公共的座椅,承载着无数的梦想。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繁忙的公交车站,人们有序地等待着,公交车准时到达,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公共服务的便利。这种场景让人感到秩序和效率,是“公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在英语中,“公器”可以对应为“public facility”或“public utility”。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强调公共服务的性质和重要性。
通过对“公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公共资源的重要性和我们作为公民在使用这些资源时的责任。这个词汇不仅在语言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