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4:33
净土:字面意思是指纯净的土地或领域。在**中,“净土”特指佛陀或菩萨所居住的纯净、无污染的理想世界,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一词源自经典,最早见于《阿弥陀经》等文献。随着**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其他语境中,比喻纯净、理想的环境或心灵状态。
在文化中,“净土”是一个核心概念,代表了徒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社会背景中,“净土”也常被用来强调环境保护和心灵净化。
“净土”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纯净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景。它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净土”来形容那些让我感到宁静和放松的地方,比如一个安静的图书馆或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
诗歌:
在喧嚣的尘世中,
我寻找一片净土,
那里花开不败,
心灵得以安宁。
视觉: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蓝天白云,清澈的湖泊,这就是“净土”的视觉形象。 听觉:轻柔的鸟鸣,潺潺的流水声,这些自然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净土”的宁静。
在西方文化中,“净土”可以对应到“Paradise”或“Utopia”,都是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净土”这个词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语境中,表达对纯净、宁静环境的向往。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净土”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净】
(形声。从水,争声。本义: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净,鲁北城门池也。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