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3:46
“净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净手”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净”字最初指清洁、纯净,而“手”自然指手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比喻意义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文化中,保持“净手”常常与道德纯洁和个人修养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清白和正直被视为一种美德。
“净手”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清新、干净的感觉,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正直和诚实。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纯洁和道德高尚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在处理食物或接触病人前要净手,这不仅是卫生*惯,也是一种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尘世的纷扰中,我愿保持净手,心如明镜,不受尘埃侵扰。”
视觉上,“净手”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水流和洁净的肥皂泡;听觉上,可能是流水声和洗手时的泡沫声。
在英语中,“净手”可以对应为“clean hands”,其比喻意义同样指保持清白或不参与不良行为。
“净手”这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指导我们保持个人卫生,更在比喻意义上提醒我们保持道德的纯洁和正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净】
(形声。从水,争声。本义: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净,鲁北城门池也。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