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8:20
心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内心深处的声音或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意愿,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直接表达。
“心声”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扩展到社会和文化的层面。
在**文化中,“心声”常与真诚、坦率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心声被视为一种美德。
“心声”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温暖和真诚。它提醒我在交流中要保持真实,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一个困难的决策面前,最终选择倾听自己的心声,这帮助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诗歌:
在寂静的夜里,我倾听自己的心声,
它如细流般温柔,穿越心灵的荒原。
每一句低语,都是我真实的自我,
在时间的河流中,寻找着共鸣的回响。
视觉:想象一个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拿着笔,记录着自己的心声,月光洒在纸上,形成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面。
听觉:可以是一段轻柔的钢琴曲,伴随着低沉的男声或温柔的女声,缓缓诉说着内心的话语。
在英语中,“heartfelt”或“inner voice”可以对应“心声”的概念,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内心的真实和深层的感受。
“心声”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在交流和决策中要保持真实和真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心声”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